社区破窗效应是指环境中存在一些破烂不堪的窗户,给人一种不安全、缺乏秩序的感觉。然而,当这样的窗户不加修整,进一步变得污秽破败、遭到破坏时,人们的行为往往会变得更加放纵,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。破窗效应用来描述小事物对整体环境和行为的影响。
在社区中,这一效应亦存在。当有一个窗户破损时,如果得不到及时修复,很可能会在其他窗户出现同样的问题。这个现象背后蕴含的是一种“互相影响”的关系。社区的学校、公园、商铺等公共场所,以及居民的生活环境都是相互耦合并会互相影响的,各种行为相互渗透。一个社区的文化氛围取决于社区的居民之间发生的相互影响。如果社区存在破窗效应,那么也意味着社区的人们可能沉溺于荒废和破败的环境中,对负面行为产生麻木,从而践踏秩序和道德。“小事无关大局”是典型的社区破窗效应的表现,残缺的环境令人放纵自己对环境的倡导。
然而,可以肯定的是社区的文化氛围并不是固步自封的。破窗效应的应对需要有人愿意承担维修责任。这样的人通常被称为“维修人”。这样的人在寻找和关注漏洞和问题方面非常敏锐。他们负责管理和维护公共场所以保持其正常运作。他们对小事物的重视彰显了对整体社区形象的尊重。小到捡起垃圾,补充公共娱乐设施的设备,或者仅仅协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,都可以同样产生正面的效应。
这些行为的积极效应延伸到了社区居民之间。一旦社区中存在关注和改进环境的人,会开始倡导积极的改变。对于社区破窗效应的挑战来说,关键是有人愿意走在前面,去改善、维修和积极倡导社区秩序、文化氛围的提升。
虽然破窗效应是一个理论概念,但是我们也可以从这个概念中找到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关键元素:人们的关注、一些积极倡导者的行动,以及带给社区文化氛围变得良好的愿望。每个社区的发展与文化氛围息息相关,只要有人关心,愿意去付诸实践,社区改变的希望就存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