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失代偿期,是指在某些肝脏疾病进展到一定程度时,肝功能衰竭前的一段时间。在这个时期,肝脏已经受到严重损伤,但还能通过其他途径保持一定的功能。肝失代偿期的发生常常给患者的身体带来诸多的影响。
肝失代偿期最常见于慢性肝炎、肝硬化等肝脏疾病。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之一,其功能包括解毒、代谢、储存和合成等。在肝脏受损的情况下,各项功能都会受到影响。
肝失代偿期的主要影响之一是肝细胞的损伤。肝脏的主要单位是肝小叶,由许多肝细胞组成。在肝失代偿期,肝细胞受到严重破坏,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。
另外,肝失代偿期还会导致一系列的症状和并发症的出现。最常见的就是黄疸,由于肝脏功能衰竭,造成黄疸物质不能正常代谢和排泄,导致皮肤和眼球发黄。
此外,肝转氨酶水平的异常也是肝失代偿期的一个特点。由于肝细胞受损,导致肝转氨酶释放到血液中,使其水平升高。这是衡量肝细胞受损程度的一个指标。
对于患有肝失代偿期的患者,尤其是肝硬化患者,一旦发生严重的肝脏功能衰竭,可能会导致生命危险甚至死亡。因此,对于肝失代偿期的治疗非常重要。一般如果能够及早发现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,可以有效延缓疾病的进展并减少并发症的出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