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当事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证明离婚时对方存在造假债的行为:(1)从借款的时间上的纰漏来说明该笔借款的虚假性;(2)找到该债务的债权人要求说明债务形成的来龙去脉;(3)证明对方虚构债务的各项证据,相互进行佐证。2、法律依据《民事诉讼法》第六十六条 证据包括:(一)当事人的陈述;(二)书证;(三)物证;(四)视听资料;(五)电子数据;(六)证人证言;(七)鉴定意见;(八)勘验笔录。证据必须查证属实,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。